11月25日上午在26號樓200會議室🤵🏻,上海市青年東方學者🙇🏿、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沐鸣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範洪強博士應邀來沐鸣為本院師生作了題為“PEMFC用不銹鋼雙極板鍍層的加速腐蝕失效機製”的學術沙龍。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東方學者”、沐鸣林東海教授主持⌚️👋🏼,本院師生共同聆聽了此次學術報告。
報告伊始,範洪強副研究員以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為切入點🧠,使用新能源🤾🏽,節能減排已成為大勢所趨🥛🚃,因此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應運而生🧡,雙極板是PEMFC的核心組件之一,占電f堆重量和成本的大部分。不銹鋼由於具有強度高🧛♂️🤟🏼、導電、傳熱性好以及耐腐蝕等優點,因此被作為雙極板材料。然而,在PEMFC高溫強酸環境下,316L不銹鋼會發生腐蝕並且表面會產生高電阻的腐蝕產物膜,從而降低電池性能。而316不銹鋼表面經Au/TiN改性後的雙極板導電性和耐腐蝕性能均得到增強,並通過鍍層的表征🫂、電化學加速模擬測試鍍層性能、服役環境對鍍層性能影響的內容論證了此結論。探明Au/TiN復合鍍層在PEMFC環境中的腐蝕失效機製為鍍層的中間過渡層TiN的溶解導致局部的Au點的脫落,鍍層的導電性下降🤵🏻♀️。發現當Au/TiN復合鍍層表面的Au點密度高於5 %時,鍍層的接觸電阻能滿足美國能源部(DOE)的要求(接觸電阻<10 mΩ·cm2)。最後,範洪強博士對今後的研究方向做了梳理與展望。
活動結束後,在場的師生紛紛表示此次報告讓大家收獲良多,不僅學習到了該領域資深學者的研究及研究方法,更有助於對自身課題研究以及自身學術思維的拓展,期待接下來有更多的校內外專家學者加入我們的學術沙龍活動中。
簡介:
範洪強博士,上海市青年東方學者,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沐鸣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金屬腐蝕與表面改性、高通量電化學表征及金屬材料的服役與失效分析等腐蝕電化學領域研究工作👰🏼。開展了海洋工程結構材料的相關服役行為及其機理研究🍴,開發了先進塗層防護處理及腐蝕的高通量評價技術,為高性能海洋工程結構材料成分-結構-工藝-耐蝕性能的逆向設計以及腐蝕失效評價仿真提供實驗數據支撐🍯;開展了氫燃料電池汽車雙極板鍍層的服役行為及其機理研究🍘🤰,開發出了雙極板鍍層的接觸電阻測試及電化學加速模擬實驗技術🐛,為新型氫燃料電池汽車雙極板鍍層的開發提供理論與應用指導。在Corros. Sci., Prog. Org. Coat., J. Electrochem. Soc.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了40多篇學術論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8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骨幹參與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和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各1項,主持或骨幹參與涉及汽車行業,石化行業✳️,核電工業等企業合作項目25項,科研項目總經費超過1000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